188篮球比分_188体育直播-中国足彩网官网推荐

图片
首页·新闻·公棚·协会· 俱乐部 ·商城·论坛·鸽问·日记·分类·鸽业·鸽舍·图库·寻鸽·播客·APP·投稿·帮助· 会员区
中信网

鸽子在禽流感中的角色

2007-12-25 13:43:36 通州市信鸽协会分享

现在引起全世界关注的在东南亚人以及家禽中漫延的禽流感使许多鸽主对鸽子,特别是赛鸽在禽流感中的角色引起兴趣,基于这类关注,现在正是了解一下这种病症以及有关的一些信息的时机.

禽流感于1878年被发现,它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共有三种流感病毒A、B以及C型,A型病毒已在人、猪及马身上发现,偶尔也会在鸟粪及其它哺乳动物身上找到,前几年在东南亚流行的是A型禽流感.

在全世界范围内,家养及飞禽身上已发现了几千种流感病毒,在家养及有限范围内圈养的鸟类的感染通常同几种型式的疾病有关:可能是从不明显到轻微的上呼吸道疾病,到产蛋能力的损失,以至急性死亡的疾病,目前,禽流感大致分为两类:(1)高致病的禽流感(HPAI),也叫禽瘟疫。(2)低致病的禽流感(LPAI)。高致病禽流感在禽群内流行很快,而且高度致命,被HPAI感染的鸡粪只要一克重便足以传染给一百万只禽类,相反地,LPAI通常只能引起轻度疾病。

通常自由飞翔的野生鸟类被感染后并不会发展成明显的疾病,但可能通过它们广泛传播疾病,特别重要的一点是禽流感病毒已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迁徙水鸟身上存在,有许多人猜想野鸟身上可能是一个禽流感病毒的大贮藏库,这个贮存库可能传染给其它动物,包括人类,高传染性病毒可能通过基因突变及重组而产生出新的高强度的变种。

被感染的鸟通过呼吸道分泌物、泪水以及粪便传播,传播方式可以是噴嚏打出的水珠或其粪便,与这些水珠或粪便有接触的车辆、设备、笼子、衣物以及昆虫等已成了传播媒介。

那么, 鸽子在禽流感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呢?要更完整地回答这个问题,可以看看一些以前禽流感爆发时的情况以及当时在鸽子身上的取样及试验,包括在北美的几次以及现在正在亚洲发生的情况。

1992年底,在美国东北部的商用火鸡身上发现了禽流感抗体,调查显示这群火鸡身上的病毒可能与活鸟市场有关联,H5N2禽流感病毒在某一地区被发现,洲府对此很但心,采取了控制以及根除病源的措施.禽类市场﹑禽类表演以及展览均被取消,病毒发现地上所有禽类均被灭杀。

联邦及洲政府从健康以及禽兽产业的经济利益的考量,停止了赛鸽活动,因为鸽子被归为家养禽鸟类.然而至今日,科学证明显示鸽子并没有参与禽流感在家禽中的传播.

在那次之前九年(1983~1984)的另一次,同样发生在美国东北部,科学家们做了一个调查以了解野鸟对于区域内在不同农场之间,或者将病毒带到更远地区的潜在性,此次调查中包括(1)野生和家养但可以自由飞翔的鸭﹑鹅(2)

与禽农场﹑禽粪便或尸体有紧蜜关联的野生和自由飞翔的家禽(3)受感染的地区及附近找到的鼠类(4)隔离区内染病或死亡的任何种类的野鸟.

从鸟的气管以及鼠类的肺部取样以寻找病毒,有时鸟及鼠类的指挟也会用于分析,可行时,还会取血液样品,从隔离区中4,132只鸟或鼠身上采积的样本加以分析,在这些样本中包括473只鸽子(92.6%的鸽子从已知受感染区而来),81只鸽脚(全部来自流感受灾区)以及7只死去的鸽子,4,132样本中没有一个带有禽流感病毒,383只鸽子,2,147个非水生的鸟类血液样本中发现了禽流感抗体—表明已被禽流感传染但并未产生病症,有一重点需要知道的是,有意将病毒传染给鸽子的尝试并没有使病毒在它们体内漫延或在血液中发现抗体,这些研究结果均显示鸽子不易染上禽流感,而且不传播禽流感.

1993年2至5月在美国爆发禽流感时,从17群不同的鸽群中取得了血液样本看是否能发现禽流感抗体。鸽群大小不等,从2000至3000只,代表了总共约34,000~51,000只,在每群中大约10只身上取了样,总共160个样本,试验结果显示没有任何一只鸽子产生了禽流感抗体

1996年发表的另一个对于鸽子对禽流感染敏感性的研究显示:当直接给一群鸽子接种二种不同强度的高致病流感病毒和二种低致病流感病毒时,在21天的观察期内,鸽子一直健康,并未产生抗体,这近一步证明了鸽子在这类疾病的传播中不起任何作用.

2001/2002年的试验显示,有意给鸽子感染高致病的H5N1(源于香港)病毒并未有禽流感症状,另外在它们的身体组织内也未发现病毒,这类试验再次显示鸽子在传播此疾病中不起作用.

更近一些的2005年七月底,基于对在泰国有小学生通过与鸽子接触而感染上H5N1以致病的但心,美国东南禽类研究试验室主任大卫·史维医生给我发了以下的电子邮件:

“(德国) 卡内塔医生最近发表了有关鸽子中禽流感的文章,他的结论是(我也同意),鸽子对禽流感有低抗性,也不是该病毒的贮藏体或传播媒介,其它的一些研究也支持了类似的结论,一些人把因副粘液病毒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而死的鸽子误以为是由禽流感感染而死.

我们用从泰国带来的病毒在鸽子身上做试验,直接将病毒注入鸽子的鼻腔中只能引起有限的感染,大约60%至80%的鸽子没有被感染,这说明因高致病的H5N1病毒引起的鸽子死亡可能是禽流感感染同其它疾病共同作用的结果.

“小学生染病”是一个未经证实的传说,病童身上并未发现禽流感,我不知道任何染病的证据.

基于这些科学信息,取缔鸽赛对禽流感的生态或降低禽流感对家禽或人类的传染不会有何影响,带有禽流感的主要物种是野鸭和海岸水鸟(鸫、海鸥等).鸽子以及燕雀类的鸟不是该病毒的带病体,也极少会为传播该病毒至家禽的媒介”。

前面提到的研究显示,虽然60%至80%被接种的鸽子没有被感染,但仍有20%—40%被轻微感染.

关(姓氏)等人(2000年)研究了从鸽子、日本鹌鹑和鸡身上找到了三种H9N2病毒,这些动物并没生病迹象,但确在体内发现了抗体.

卡内塔和昂尼克(2004年)总结了有关禽流感在鸽子身上作用的科学文献,他们得出的结论是:鸽子在H5禽流感的流行中只扮演一个很小的角色,相对他们发现被H7病毒感染的鸽子身上会繁衍和排斥H7病毒,而且会产生抗体,该作者还说“鸽子对于H5和H7病毒的抵抗力的分子原理现象还不太清楚,也不清楚为什么鸽子比鸡和火鸡对高至病的禽流感有强得多的抵抗力”.

尽量有了这些结论,鸽主应该知道如果鸽子在返巢前到过被感染的家禽农场,那么它的脚上或羽毛上可能沾有受感染的鸡的粪便,并把病毒带回来,如果这些鸽子又飞往另一个鸡舍,它们就有可能将禽流感带往那个鸡舍,一个重要的事实是A型流感病毒可在适中的环境中长时间存活,在22度水中可存活4天,在0度水中可存活30天.

基于现在对H5N1的但心,如有必要,鸽主还是应有完全隔离鸽子的准备—停止放飞、展出、参观、交换、停止与家禽的接触,停止比赛,我们的赛鸽总会有下一次比赛机会.

从科学研究中可知鸽子极少会感染禽流感,当然这些事实总会有一些例外.

可以理解管理单位对于禽流感爆发的但心.部分原因是因为禽流感可造成高成本损失,例如美国政府花费了6千多万美元去扑灭在1983年到1984年家禽中爆发的高致病H5N2禽流感,另外,目前最关心的是H5N1病毒可能突变,以致于感染鸽子,更可怕的是它可能被广泛传播甚至由人传染给人.






   
 

 发布时间:2007-12-25 13:43:36 打印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 通 知 (2021-1-2 13:51:25)
  • 2020年秋通州鸽会普赛 (2020-10-31 11:18:11)
  • 2020年秋通州区信鸽协会竞赛章程 (2020-9-13 13:00:19)
  • 2020年秋特比环章程 (2019-12-16 17:58:20)
  • 2019秋江苏省联赛通州区成绩 (2019-12-12 9:06:02)
  • 一把抓获奖名单 (2019-12-12 8:59:38)
  • 聚宝盆获奖名单 (2019-12-12 8:57:03)
  • 2019秋五区联赛通州综合成绩 (2019-12-1 15:29:14)
  • 188篮球比分:秋五区联赛通州第二关成绩 (2019-12-1 15:25:30)
  • 188篮球比分:秋通海杯三关综合成绩 (2019-12-1 10:10:06)
  • 手机中信网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本信息由各协会自行发布,随文评论的开关及管理归各协会自行管理。
    发表评论
    用 户:   *   匿名: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码 ( * 填入数字时注意用半角格式,验证码出错帮助)
    内 容:   *


    发表评论须知:
    1、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
    2、网友应自觉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188篮球比分: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国家各项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则;
    3、网友应对所发布的信息承担全部责任;
    4、网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中的信息内容;对于严重违反发表评论须知的网友,网站管理人员有权屏蔽其帐号;
    5、网站对发表评论须知保留变更及最终解释权;
    6、发表评论即表明已阅读并接受以上条款。

    回页顶
    首 页  │  推广方式  │  客服中心  │  加盟中心  │  意见建议  │  网站导航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0-2024 www.ChinaXing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188篮球比分_188体育直播-手机版登录
    我要投稿 建议反馈及投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编号:粤B2-20040374
    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2110号